
分类:电商 地区:中国大陆 年份:2025 导演:未知 主演:未知 状态:高清HD中字
2025年10月2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将审议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科创板IPO申请。 这家成立仅五年的国产GPU企业,估值已高达210.71亿元,三年营收增长超过1700倍,但其累计亏损也超过了30亿元。沐曦股份成立于2020年9月,创始团队堪称“AMD华人科学家天团”。 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陈维良曾担任AMD全球GPU SoC设计负责人,两位联合创始人彭莉和杨建也都是AMD Fellow级别的科学家,核心成员平均拥有近20年高性能GPU产品端到端研发经验。 这样的技术背景,为沐曦股份在GPU领域的突围奠定了坚实基础。2025年,美国已将140家中国半导体企业列入实体清单,沐曦的7纳米工艺可能成为下一个打击目标。 为应对这一风险,公司计划通过Chiplet技术(如C700异构架构)降低对先进制程的依赖。根据IDC数据,2024年,中国本土人工智能芯片品牌渗透率约30%,出货量达到82万张,相较于上年同期15%的国产品牌渗透率已呈现明显提升趋势。 这一数据表明,国产GPU企业在本土市场的替代空间正在不断扩大。在技术方面,沐曦股份专注于全栈高性能GPU芯片及计算平台研发,产品覆盖人工智能训练、通用计算和图形渲染三大领域。 其旗舰产品曦云C500系列属于训推一体GPU,采用7nm制程,综合性能对标英伟达A100。 2025年7月,沐曦发布了新一代旗舰GPU曦云C600,该芯片基于沐曦自主知识产权核心GPU IP架构,构建了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国产供应链闭环。然而,高增长背后是巨额研发投入带来的亏损。 2022年至2024年,沐曦净亏损分别达到7.77亿元、8.71亿元和14.09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再亏2.33亿元。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约为10亿元。 造成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是高昂的研发投入。 2022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沐曦股份的研发投入合计达24.66亿元,远超同期11.16亿元的营业收入。在国内市场格局中,沐曦股份2024年AI芯片出货量2.4万颗,虽远不及华为昇腾(同期出货64万颗),但领先于寒武纪、天数智芯等同行。 面对国际竞争,沐曦股份需要克服英伟达CUDA生态的优势。 英伟达CUDA开发者超过600万,加速库超过900个,而沐曦的自研MXMACA软件栈生态仍处于早期阶段。与国内其他GPU企业相比,沐曦股份选择了一条更为专注的技术路径。 不同于摩尔线程的“全功能GPU”路线,沐曦主攻训推一体GPU,被业内形容为“手术刀”,强调在垂直细分领域的算力专精。 这一差异化策略可能有助于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沐曦股份的IPO进程堪称“火箭速度”。 公司在2025年年初启动上市辅导,辅导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 2025年6月30日,沐曦股份正式提交了科创板IPO申请并获得受理,拟募资39.04亿元。 这一速度与另一家国产GPU企业摩尔线程颇为相似,后者已于2025年9月26日完成了上市委员会的IPO审核。客户集中度是沐曦股份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2025年一季度,公司前五大客户贡献了88.4%的收入,第一大客户超讯通信占比达到39.9%。 尽管公司通过拓展运营商、互联网客户优化结构,但短期内依赖风险仍需警惕。沐曦股份在软件生态方面也在不断努力。 公司自主构建的MXMACA软件栈拥有统一、完整且高效的全栈式工具链,涵盖应用开发、功能调试和性能调优等核心环节,同时能高度兼容GPU行业国际主流CUDA生态。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拥有境内发明专利245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3项、软件著作权25项。曦云C600集成大容量存储与多精度混合算力,不仅能完美运行传统的FP32/FP16任务,还原生支持FP8精度,可高效加速大模型训练。 该芯片支持MetaXLink超节点扩展技术,并内置ECC/RAS多重安全防护模块,能够为金融、政务等关键领域提供高可靠算力基座。 性能方面,曦云C600的显存容量达到144GB,超越了英伟达专门为中国市场推出的H20芯片的96GB。截至2025年3月末,沐曦股份GPU产品累计销量已突破2.5万颗,已在多个国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运营商智算平台和商业化智算中心实现规模化应用。 公司自称是国内少数实现千卡集群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GPU供应商,其产品能支持128B MOE大模型完成全量预训练。沐曦股份在招股书中对供应链风险做了官方说明:“公司采用Fabless(无晶圆)经营模式,由于集成电路领域专业化分工的产业结构及较高的技术门槛,部分供应商的产品或服务具有稀缺性和独占性,较难在短时间内形成同质量的国产替代。 ” 尽管曦云C600实现了国产供应链闭环,但先进制程(如7nm)仍依赖台积电等代工厂,需应对国际制裁风险。截至2025年9月,沐曦股份在手订单金额(不含税)达14.3亿元,以曦云C500系列板卡为主,覆盖超讯通信、新华三等存量客户复购及新客户大订单。 部分订单因客户资金筹集及招标进度影响,预计2026年才能确认收入。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21.48亿元,现金流压力较大。在性能指标方面,沐曦股份的曦云C500系列单卡INT8算力达160TOPS、FP16算力80TFLOPS,性能约为英伟达A100的1/4。 而公司自研的MetaXLink多卡互联技术,可实现单机8卡全互联,具备国内稀缺的高带宽卡间互连能力。在市场拓展方面,沐曦股份的客户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公司客户从早期的信创市场(如政务、金融)向互联网、运营商领域拓展。 目前沐曦已进入中国电信集采短名单,参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集采测试,并与两家互联网企业推进产品导入。 例如,与某互联网公司合作的集群推理项目预计2025年四季度小批量试产。在国产GPU企业中,沐曦股份的上市进程并非个例。 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国产GPU厂商开启了上市加速模式。 壁仞科技、燧原科技、摩尔线程等企业也都在推进各自的IPO进程。 这一波上市热潮反映了资本市场对国产GPU行业的认可度提升,也体现了行业对持续资金支持的迫切需求。沐曦股份的IPO募资计划显示,39.04亿元将主要用于“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和“面向前沿领域及新兴应用场景的高性能GPU技术研发项目”。 这些投入将直接支持公司下一代产品C600的风险量产计划以及后续C700系列的研发。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沐曦正式发布了基于国产供应链的新一代旗舰GPU曦云C600,该芯片已获得上海、杭州等地智算平台及头部互联网企业的测试需求,有望在信创市场实现规模化突破。沐曦股份的营收增长堪称行业奇迹。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42.64万元飙升至7.43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074.52%。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进一步增至9.15亿元,同比增长404.5%。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AI算力需求激增以及曦云C500系列的量产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