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弹琴:荷兰被骂惨了_全球领先的中文百科全书普通话电视剧全集下载

分类:互联网赚钱 地区:中国大陆 年份:2025 导演:未知 主演:未知 状态:高清HD中字

简介:各位观众、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来到古斯塔夫的频道,让我们一起探寻火与马的时代,那个火焰和战马的年代。Reid, Stuart, Sheriffmuir 1715: The Jacobite War
  • blibli
正序

内容简介

各位观众、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来到古斯塔夫的频道,让我们一起探寻火与马的时代,那个火焰和战马的年代。Reid, Stuart, Sheriffmuir 1715: The Jacobite War in Scotland. London: Frontline Books, 2014.骑兵出身的六旬老汉霍利自然非常重视手头的宝贝骑兵,而且,霍利老头曾经参加过1715年那场詹姆斯派战争里的谢里夫缪尔大战,对英军骑兵在此战中大发神威力保平局印象深刻,因此,在接下来的福尔柯克会战里,霍利也同样倚重手头的3个骑兵团:也就是新锐的第10龙骑兵团和此前经历过普雷斯顿潘斯惨败的第13、14龙骑兵团。Hill, J. Michael, “Killiecrankie and the Evolution of Highland Warfare.” // War in History, Vol. 1, No. 2, (1994), pp. 125-139.1月17日,霍利麾下的英国政府军与查理王子麾下默里指挥的詹姆斯派军队在福尔柯克展开决战,这也将是这场詹姆斯派叛乱或起义中规模最大的主力会战。英军出动了大约7550名步兵和800名骑兵,詹姆斯派的兵力仍然众说纷纭,不过6000-8000之间应该是个相对准确的估计。至于炮兵,他们发挥的作用则比此前的普雷斯顿潘斯会战还小,因为苏格兰糟糕的交通状况,导致双方炮兵都没能及时赶到战场。双方兵力大体相当,都列成两条战线并保有预备队,詹姆斯派的优势在于第一线的“高地老贼”威名赫赫能征惯战,英军的优势则主要体现在骑兵上。事实证明,法国炮兵的到来的确极大提升了詹姆斯派的攻坚能力,11月10日,詹姆斯派军队迫近英格兰西北部的边境重镇卡莱尔(Carlisle),13日,围城军队在法军炮兵指导下设立攻城炮台,开挖攻城壕,攻城军队士气高昂,甚至有两位苏格兰公爵穿上劳工服装投入掘壕作业,正规攻城战架势立刻震慑了守军。16日,卡莱尔守军投降,18日,查理王子入城,詹姆斯派缴获了1500支步枪、160桶火药、500枚手榴弹和大约120匹好马。总而言之,殚精竭虑的参谋机构徒劳无功,南下途中始终士气高昂的高地士兵在北返途中也人渐渐萎靡下去,军纪逐步崩坏,沿途原本温驯、沉默的英格兰人也开始截杀散兵游勇。接下来,查理王子的冒险终结看起来已经只是个时间问题了。当然,以上三点听起来都像是“蛮族”的优势,但克里斯托弗·达菲还指出了第四点,詹姆斯派军队很可能是当时欧洲组织架构最先进的军队,至少是要比英军先进得多,其固定的师编制使得部队能够非常娴熟地沿着多条轴线进军,极大地降低了后勤难度、提升了进军速度,也令敌人难以摸透其具体行进方向。攻克卡莱尔之后,英格兰西北部门户大开。作为18世纪20、30年代的修路专家,瓦德元帅可以说是当时整个地球上最懂苏格兰和英格兰道路的人,他很早就从詹姆斯派军队的行军动向中准确判断出其目标就是卡莱尔,接下来就指挥部队企图翻越分隔英格兰东北和西北的奔宁山脉阻截詹姆斯派南下。结果英军虽然是主场作战,虽然没有带妨碍进军的火炮,行军和后勤组织能力却再度表现得高度拉垮,他们拖到11月16日才离开纽卡斯尔,企图从积雪的泰恩山口穿越奔宁山脉援救卡莱尔,随即导致大批部队猬集在一条难以通行的道路上,后勤和纪律迅速陷入崩溃。军队无法在冻结实的地面上扎营,当夜就出现大面积冻死冻伤,荷兰部队更是被人骂成“不止发牢骚,还到处大肆劫掠的狗东西”。接下来,瓦德听说卡莱尔已经陷落,就直接收兵折返纽卡斯尔。无功而返之后,瓦德的副官随即总结称英军在组织行军方面得向詹姆斯派军队学习很多,赞赏后者的行军组织工作颇有军人风范,效果很好,这可以说是颇为中肯的结论。而且此人还赞赏高地人行军速度可达每天25英里以上,也就是40多公里,公允地说,这个速度放在现代都颇为可观。毕竟解放军相关手册里都只规定步兵常行军为一昼夜25-35公里,强行军为一昼夜50公里。顺便说一下,默里和网球四巨头里的穆雷其实是一个氏族、一个姓氏,嗯,就是那位赢球是英国人、输球是苏格兰人的穆雷爵爷。一句话,你借我,我借你,可以说英国和荷兰这两家金融高手属实是把拆借和贷款玩明白了。到了9月初,眼看查理声势越来越大,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阴云愈加浓重,伦敦附近也没什么常备军可用,英国只得又将10个主力步兵营从低地战场调回。1745年10月30日, 詹姆斯派的四千多主力部队分成高地师和低地师从爱丁堡南下英格兰,看起来似乎是打算向西南推进,拿下同样可能爆发起义的威尔士,而后依靠苏格兰和威尔士的精兵强将乃至英格兰人的支援,一举兴复“詹”室,还于旧都。这里顺便说一下,虽然詹姆斯派主力的确是看似野蛮、骁勇的高地人,但他们的上层组织则颇为现代化,或者说颇为法国化,拥有较之英军更为完善的参谋组织架构。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种时人眼中“半文明半野蛮”的军队往往最适合作战。某种程度上,詹姆斯派的行军方式可以说是未来大革命期间法军的先声。首先,高地人习惯于不带营帐露宿或是少带营帐,以此减少辎重,加快行军速度,当然,他们在遭遇严寒气候时也会选择舍营,也就是住进民宅里。其次,高地人素来习惯于就地取食,也省去了庞大的后勤尾巴,当然,友善居民点就地取食时会打白条或付现钱,敌对居民点就直接拿走了。第三,高地人还拥有相当强大的强行军和夜行军能力,往往能够连续强行军三四天甩开敌军,而后花费一天时间休整,接下来又恢复如初。鉴于形势一片大好,查理王子就犯下了冒进错误,误判英格兰人也会大量加入詹姆斯派的王旗之下,拒绝了普雷斯顿潘斯会战实际指挥者、苏格兰大贵族乔治·默里(George Murray)稳扎稳打,耐心拔掉苏格兰境内的英军据点,巩固后方的稳妥主张,而是决心迅速攻入英格兰境内,直插伦敦。当然,这两人的分歧也不难理解,默里此时首先想到的自然是一个独立自主的苏格兰,查理心心念念则是整个不列颠。今天的节目到此结束,我是军事史爱好者古斯塔夫,我们下期再见。下一期节目里,我们将会稍微远离一下欧洲战场,谈一个在北美爱好者圈子乃至国内都盛传一时的神话,也就是1812年英美战争里所谓的加拿大民兵火烧白宫,其实,虽然包括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加拿大前总理坎贝尔之类的美加政要都对此深信不疑,这却完完全全是一个向壁虚造的fake news。Reid, Stuart, 1745: A Military History of the Last Jacobite Rising. New York: Sarpedon, 1996.12月初,詹姆斯派的军队已经杀穿了兰开郡,旁若无人地越过默西河,而后攻入柴郡东部,随后既可以沿东南方向朝德比郡乃至伦敦推进,也可以转向西南面的威尔士招募精兵强将。此时,瓦德的龟速部队已经派不上什么用场,惟一能够阻止查理王子向伦敦推进的,就是已经将1万多人集中到一起的坎伯兰公爵。面对坎伯兰麾下的归国精锐,查理王子和乔治·默里都认为暂时不要硬碰硬,而是利用机动力优势以少量兵力将坎伯兰主力牵制住,大部队趁机冲向德比。于是,不到三分之一的詹姆斯派兵力声势浩大地朝西南佯动,果然把英军主力拖到西边,导致坎伯兰真的把英军拉出来风餐露宿,准备在12月3日展开决战,着实折腾得不轻,最后却发现被詹姆斯派放了鸽子。与此同时, 詹姆斯派军队则在12月4日兵不血刃地于晚间夺取东南方向的德比——我们可以看到,图中又是典型的行军组织方式,轻捷且吃苦耐劳的高地师走弓背路,低地师走弓弦路,最终在德比城下合兵一处。总而言之,依靠这样的行军速度, 5000人左右的詹姆斯派军队就在各自拥兵1万余人的瓦德和坎伯兰之间闪转腾挪,不断南进,英方也哀叹称:“没有军队能够像这些家伙一样进军”。飞速行军和英国官方对高地人的妖魔化宣传反而让詹姆斯派威名更盛,许多城市干脆是放弃抵抗。霍利大概是真的把对面的敌人当成了麦当劳汉堡,不过他的骑兵还真没有啃掉汉堡的胃口,默里爵爷身先士卒地待在麦克唐纳氏族队列里,下令高地人把龙骑兵放近了再开火,这道命令看似容易,其实要做到并不简单,只要勇气或纪律稍有欠缺,就会出现要么过早开火,要么直接溃逃的结局。结果,素来习惯抵近开火的高地人硬是忍到龙骑兵冲到仅仅相隔不到10米远才举枪射击。接下来的事情,按照英方说法就是瞬间给骑兵队列开了巨大的天窗,即将下山的太阳肆无忌惮地把光线射过空荡荡的队列。按照苏方说法,那则是短短二十秒之内,那道原先迅猛冲过来的骑兵激流就沿着相反方向以更快速度倒了回去!虽然少数骑兵冒死继续前进,一度踩踏过若干高地勇士,但最后自然还是人仰马翻。在此前的文章中,我曾经讲到苏格兰高地人取得普雷斯顿潘斯会战大捷。而后,查理王子凯旋爱丁堡,苏格兰各地云从龙风从虎,纷纷举起查理之父詹姆斯八世的旗帜,詹姆斯派的事业一时颇为兴盛。查理王子也得到了来自法国的诸多支援,10月9日-19日,先后有4艘法国私掠船突破封锁抵达苏格兰,带来了不少硬通货、2500支燧发枪、6门口径约84毫米的4磅炮以及法军苏格兰裔军官雅克·格兰特或者说詹姆斯·格兰特中校麾下的12名法国炮手。战后一个月里,查理麾下的军队数量大概翻了一番,扩张到7287名步兵和300名骑兵,而且全军上下都配备了缴获的英国枪支和援助的法国枪支,就连专业炮兵也随之出现,虽然规模不大,却因为欧洲第一流的法国炮手直接参战指导而质量颇高,真可谓是两大强国伺候他一家,瞬间鸟枪换炮,乌鸡变凤凰。詹姆斯派军队向北折返后,双方攻防态势为之一变,现在渴望决战的已经是英国政府军。新年过后不久,驻苏英军司令霍利少将就发布指示,宣称高地人乃是最可鄙的敌人,他们的纵深队列看似可怕,其实只有前头那些人是“积年老贼”或者说“正牌高地老贼”,其他的都是些胁从的低地党羽,一群渣滓、乌合之众。不过,霍利在行文里还讲了这么一段与其说是鼓舞人心不如说是瓦解士气的说法:不过到了这个时候,英军兵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增强。查理登陆后,英国一开始还没打算把正在低地援助奥地利、荷兰作战的英军主力调回来,而是先从荷兰那里借来了6000名荷兰和瑞士步兵,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此前法军攻下某些荷军把守的要塞时,荷兰守军选择了有条件投降,也就是宣誓一段时间内不再与法军作战,而后返回荷兰境内,理论上可以用于防御其他方向的敌人或者弹压内乱,但实际上就是闲着没事儿干,这时候正好可以拿来增援英军。接下来,英军放弃了战场,詹姆斯派虽然控制战场,可以宣称胜利,伤亡比例也颇为有利,但并未将对手击溃,双方注定还要经历更加血腥的库洛登苦战。电视剧《古战场传奇》(Outlander),电影《英俊王子查理》( Bonnie Prince Charlie ),2021年普雷斯顿潘斯会战重演视频不过,也正是在德比,乔治·默里和低地师里的高级军官还是心心念念苏格兰旧地,以法军既没有登陆,英格兰人也没有群起响应为由,要求查理放弃南下,向北撤退。查理和高地师里的军官们则坚持南进,双方各执一词。从事后角度来看,若是向伦敦进军,届时道路、补给状况的确都不错,很适合快速推进,伦敦方面的士气也算不上高涨,甚至可以说是有些低落。可是,伦敦并不像曼彻斯特和德比那样几乎毫无防备,乔治二世也没有像查理的爷爷詹姆斯二世或詹姆斯七世那样选择离开伦敦,拱手让出统治权。虽然坎伯兰和瓦德不可能抢在查理之前抵达伦敦,但伦敦城附近的守军还有大约6000名步兵、700名骑兵和240名炮兵。一番争辩过后,乔治·默里的主张占了上风,当夜,伦敦当局的密探布拉德斯特雷特伪装成投靠查理之人,带来了当局编织的假消息:坎伯兰公爵已经率领八九千人截断了向北的退路,里士满公爵率领骑兵袭扰侧翼,北安普顿方向还有第三支政府军正在行动。这或许是史上最成功的骗局,因为它让查理的支持者彻底放弃了南下想法,全军于次日从德比折返苏格兰,大约半个月后就离开了英格兰。坎伯兰公爵挑出1000名骑马步兵和2个龙骑兵团(再强调一遍,此时的龙骑兵不是骑马步兵,是正经的骑兵)企图追击,却又被乔治·默里率领的后卫部队成功阻击,双方就此彻底脱离接触。就这样,福尔柯克战场上出现了堪称奇观的场景,两军左翼同时陷入溃败,都在惊恐万状地逃离敌方,好在这一天的太阳正在落山,双方在暮色中也没有心思继续作战,战斗就此告一段落。此战英方正规军死、伤、失踪、被俘将近500人,亲英派的苏格兰民兵也损失百人左右。詹姆斯派则宣称己方仅仅战死50人,伤60-80人,对于这么一场上万人的大会战来说,双方损失都不算太大,可以说很好地反映了交锋少、溃逃多的战场实况。我们知道,欧洲军队当时普遍采用的是多团成旅、多旅成师编制,但旅、师编制都经常发生变化,往往导致兵不识将,将不识兵,一般认为半固定的师编制始于1758年七年战争的法军,最终成型于革命战争中的法军。不过,早在1745年,詹姆斯派军队就已经固定分为以机动为导向的高地师和以火力为导向的低地师,通常是高地师沿着艰难迂回的道路行进,配置了炮兵的低地师沿着较为平坦易行的道路行进,二者朝着同一目标分进合击,在战略进军中屡屡令英军受挫,达菲则认为这种参谋作业应当是出自某位或某群前来支援詹姆斯派的法军爱尔兰裔军官之手。比如说,名为渔村实为大港的利物浦起初训练了700名民兵准备守城,结果在11月底一听说高地佬真要打过来就集体上演空城计跑个干净,全都转移到态势更有利的默西河对岸。和苏格兰人一直颇有渊源的曼彻斯特当时已经是座2万人的城市,手工业兴旺发达,但还没弄到城市编制,名义上只是个小教区,全靠两个民办治安官维持秩序,因而号称是“全英格兰最大的农村”。这个大农村则在11月28日被一个苏格兰男人、一个英格兰女人和一张鼓拿下了。两人骑着马堂而皇之地在下午2点出现在曼彻斯特集市的牛头旅馆,吃饱了饭之后击鼓招兵,不到一个钟头就聚集起三十多个人夺取了曼彻斯特。Duffy, Christopher, The '45 Bonnie Prince Charlie and the Untold Story of the Jacobite Rising. London: Cassell, 2003.下午四点左右,眼看暮色将至炮兵仍然缺位,再不决战就只能摸黑混战,霍利断然下令英军左翼的骑兵正面冲击詹姆斯派右翼的麦克唐纳氏族和麦克雷戈氏族,战幕就此拉开。总而言之,等到詹姆斯派军队开始南下的时候,英格兰境内的英军野战主力已经增加到2万多人。其中,以在苏格兰修路闻名的瓦德(Wade)元帅率领包括科普残部在内的大约1.1万人驻扎在英格兰东北部,不过,他麾下有一半步兵得是外来的和尚,也就是荷兰人和瑞士人。坎伯兰公爵麾下的1.1万人则驻扎在英格兰中部。此时,詹姆斯派距离伦敦只剩下200公里,接下来展开一次连续行军,少则四五天,多则六七天,就可以抢在坎伯兰之前抵达伦敦,至于被远远甩在屁股后面的瓦德,那就更不要提了。从纯军事角度来说,詹姆斯派的这次南下武装大游行损失有限,主力几乎没什么损伤,甚至可以说是以劣势兵力摆脱重围,算得上是相当漂亮的战略机动。但从政治层面来说,这次折返可以说是彻底断送了斯图亚特王朝再度君临英伦的希望,查理王子的登陆和征战原本就是一场豪赌,可在打到德比,即将兵临伦敦城下时却丧失了孤注一掷的决心,不得不听从默里等人的主张撤退。默里在战术层面表现极好,巩固后方的主张也不能算错,但已经南下后依然反复瞻前顾后,实际上就是给已经注定死亡的詹姆斯派事业做一做能活一天是一天的安慰疗法。Duffy, Christopher, Fight for a Throne: The Jacobite ’45 Reconsidered. Solihull: Helion, 2015.“要打垮敌人,最稳妥的方法就是各列依次朝着敌军行进队形的中心位置向心开火射击,后列先开火,但即便是后列,也要等到相隔仅有10-12步[7-9米]后再开火,要是在这个距离之外开火射击,你就有可能被击溃,因为你永远没有时间装填第二发,要是你退却,那就是在走向死亡,因为他们既没有步枪也没有什么负重物品,带着武器和其他装备的士兵根本无法逃得比他们快,而且他们从不留情。”眼看大捷即将到手,詹姆斯派的左翼却出了麻烦,英军右翼却有两个营结成了“该死的空心方阵”,空心方阵在18世纪的西欧战场并不算是很流行的队形,甚至在18世纪中叶还有点罕见,但这个队形的好处就在于完全没有后方,士兵既然无法后退,硬着头皮顶下去却发现霍利的话还真有一点点道理。如前所述,高地人的冲击与其说是物理层面的,不如说是精神层面的,英军此前的溃败其实更多源于恐惧而非实际短兵相接。此时,面对这个棘手的方阵,除了第一轮射击之外火力颇为贫弱的高地人真的是无从下口,反倒被方阵的火力吓了一跳,一位詹姆斯派的无名军官随即高呼“停下!”,这一喊不要紧,先是詹姆斯派左翼第一线的高地人陷入停滞,人们互相高喊“停下”,接下来竟是第二线的低地人以为前方的高地核心已经被击溃,尚未接触英军就开始向后逃跑,活活上演了一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原先溃逃的英军倒反而渐渐以方阵为依托集结起来。Reid, Stuart, Highlander: Fearless Celtic Warriors. London: Military Illustrated, 2000.这个搞定了曼彻斯特的苏格兰男人倒不是弗格森,而是迪克森,原先是搁英军里头当兵吃饷,两个月前在普雷斯顿潘斯做了俘虏,然后就摇身一变加入了苏格兰低地部队,成了负责招兵的军士。不过前段时间业绩一般,这次过来纯粹是觉得曼彻斯特这个大农村人多、穷人多,方便招兵,结果居然直接将其拿下。我不知道诸位观众看完或听完这段话有什么想法,作为局外人,我简直觉得他是在恐吓己方士兵。从后来的事态发展来看,霍利的这份命令虽然有颇高的史学价值——特别是战术史价值——却基本是对牛弹琴。战前,默里爵爷要求高地士兵击退骑兵后仍然留在原地保持队型,但眼看形势一片大好,麦克唐纳氏族的战士们便挥舞着阔剑杀了出去,有些军官也兴致勃勃地骑上缴获的英军战马向前推进。英军第14龙骑兵团又跟普雷斯顿潘斯一样成了溃败先驱,直接向后逃窜,而且同样冲乱了己方步兵,让高地人来了个倒卷珠帘。第10、13龙骑兵团虽然没有直冲己方步兵,而是向右撤退,却也是在高地战线面前结结实实地吃了一顿“火力笞刑”,损失惨重。看到麦克唐纳氏族的“好榜样”,其他氏族也随即效仿,发起“高地冲击”,一轮近距离射击后扔下步枪转而拔剑冲击,此时恰逢风雨交加,冷冷的冰雨打在英军步兵脸上,恐怖的高地战吼响彻战场。于是,英军不出意外地又一次几乎全线崩溃。

相关资讯

最新更新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必应地图 | 360地图 | 搜狗地图 | 神马爬虫| 蜀ICP备2025122018号-10

灵犀智能防火墙提供:前馈神经网络(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教育科技,母女姐妹淘/自然语言处理应用/特征提取理论,无极数据NICE/娱乐互动聊天机器人/Beta-VAE,提供全网热播:嵌入式系统:在设备中嵌入计算能力,使其能够处理数据和执行任务。,防火墙-灵犀智能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