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行业大数据/ /722 阅读
7月27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71年前的今天,《朝鲜停战协定》签署,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中国人民用一场威震世界的胜利,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如今,孙占元烈士出生的村子,被命名为“占元村”,河南林州市区的南三环路,被命名为“占元大道”,巍巍太行山怀抱中,占元村村头一条8.2公里长的水泥路,被乡亲们称作“英雄路”。
英雄的名字,被镌刻在太行山上永远铭记。
1952年10月14日傍晚,恶仗来袭前的上甘岭阵地残阳如血,坑道内摩拳擦掌的战士们正在等待反击的信号,借着出击前的空隙,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7连突击排排长孙占元和爆破组组长易才学,谈起了胜利后的畅想,孙占元说:“今天晚上我们要是不牺牲,战争结束后,我的愿望就是买一双皮鞋,到北京天安门去照一张相,我就心满意足了。
”1952年4月,到达朝鲜战场一年多的黄继光,给母亲写下一封家书,“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
”去年,退役军人事务部宣传中心联动73地73位抗美援朝老兵,精心制作了73集口述历史微纪录片《1950,跨过鸭绿江》,今年7月,这部微纪录片正式捐赠,并就此入藏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从这一刻起,抗美援朝老兵的“个体记忆”成为“国家记忆”。
如今,“黄继光英雄连”已经成为中国空降兵的一把尖刀,每天点名时,队列里点的第一个名字,永远是最响亮的“黄继光”,一人点名,全体答“到”。
71年过去,我们为什么不能忘记?因为有197653名中华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因为无数英雄的牺牲,才拥有如今来之不易的国泰民安。
致敬,71年前那场伟大的胜利,缅怀先辈,继续前行。
这是画家高庶绩和家人珍藏多年的一张照片,照片里,高庶绩侧身站在一位老人身旁。

这位老人就是黄继光的妈妈邓芳芝。
黄继光从小家境贫寒,从来没有照过一次相,在宣传英雄事迹的时候,画家高庶绩依据黄继光母亲邓芳芝的回忆,完成了这幅后来广为流传的黄继光画像。
易才学在排长孙占元的掩护下,爆破敌军火力点多处。
孙占元以坚强的意志,来回爬行指挥,用机枪掩护易才学爆破,摧毁了敌军3个火力点。
然而,敌人突然从阵地侧后反扑过来,在战友相继伤亡、弹药告罄的情况下,孙占元忍着巨大伤痛艰难爬行,从敌人尸体上解下手雷继续战斗,当敌军拥上阵地时,他拉响了最后一颗手雷,与敌军同归于尽,年仅27岁。
来源:中国退役军人这张照片是电脑合成的,照片中的年轻人叫孙占元。
这是一张珍藏了70多年的照片,照片里帅气的年轻人,是“特级英雄”杨根思。
71年过去了,我们为什么仍要铭记这一天?这些照片或许能给你答案。
1949年刚刚参军的孟启斌,有幸下到杨根思的连队学习,在解放战争中,杨根思多次获得荣誉称号,是出了名的“爆破大王”。
很多新战士都以杨根思为偶像,大家纷纷围着杨根思要照片,杨根思特意送给孟启斌一张亲笔签名盖章的照片。

孟启斌回忆说:“他送给别人的照片都是一寸的,给我的是两寸的,后来他给我写过好几次信,因为他想追求我们带队的女同志,他不好意思直接写。
”不久,孙占元率领突击排实施反击,接近阵地时,他的双腿被敌炮弹炸断,易才学急忙从身上拿出急救包,要为孙占元包扎,孙占元却推开易才学,并命令道:“战况紧急,先不要管我我们不能在这里多停留,敌人的火力点还没被炸毁,为了胜利,你马上去爆破敌人的地堡,我来掩护你!”1950年9月,杨根思到北京参会期间,听说自己的部队已经北上准备入朝参战,会议一结束杨根思顾不上回家,也没有给心仪的女战友留下告别信,就直接追上老部队奔赴朝鲜战场。
1950年11月29日,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为了阻击敌军,时任志愿军第20军58师,3连连长的杨根思带领3连打退敌人8次进攻,全连战至只剩3人,最后一刻,他抱着炸药包,与冲上阵地的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8岁。
这封信寄出6个月后,上甘岭战役打响,黄继光所在部队受命夺取597.9高地,黄继光主动请战和两名战友去爆破敌人暗堡,距敌火力点不足50米处,黄继光和战友被敌人发现了,在机枪的扫射下,战友先后牺牲,黄继光拖着伤腿爬向敌人火力点。
在地堡前,他将最后一颗手雷扔进地堡,接着奋力一扑,用身体堵住了敌人喷射的枪口,战斗结束后,黄继光仍趴在地堡上,两手紧抠着地堡上的麻包,子弹打穿他的胸腹,背上留下碗口大的窟窿。
当黄继光牺牲的消息传回家乡,他年过六旬的母亲邓芳芝,没流一滴眼泪,只是独自坐在村口,看着儿子离家的方向,不久,她又送小儿子黄继恕参军,奔赴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撤离朝鲜前,黄继恕来到了黄继光牺牲的地方,临走时,他将一捧浸染了兄长鲜血的泥土,连同找到的弹片,带回家乡。
2022年,有一位英雄母亲在大儿子英勇牺牲后,又将小儿子送进了部队,她就是烈士肖思远的母亲,而肖思远的弟弟肖荣基,加入的英雄连队,正是“杨根思连”。
孙占元像易才学的儿子易新黔说:“每年春节,我父亲告诉我们要给孙伯伯烧点纸,孙伯伯家也没有成,婚也没有结,子女一个也没有,就这样牺牲了,所以你们要常记住他。
”为了达成孙占元未了的心愿,遵照易才学临终的嘱托,易新黔带着一双崭新的皮鞋,送到了河南省林州市烈士陵园孙占元烈士纪念馆,而孙占元另外一个未了的心愿,最终通过电脑合成技术在多年后实现,英雄终于和祖国永远地定格在了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