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行业大数据/ /987 阅读
苹果让iPad再越级一次:M5芯片跳过Mac+16GB标配,真不是来凑数的!我真没想到,苹果这回是拿 iPad Pro 当先锋了。
你可能觉得又是换个芯片多几个核心,但这波的关键不在性能,而在“释放”。
第四,是 Wi-Fi 7 的加持。
这代 M5 iPad Pro,有四个点值得说:但也不是没有遗憾。
比如机身设计,大概率还是延续上一代超薄串联 OLED。
虽然轻薄得让人惊叹,但对于散热和续航,其实已经接近“极限工艺”了。
这种反常操作,很可能是因为 iPadOS 26 会首次对 AI 任务深度优化,而 M5 的神经网络能力正好是亮点。
说句实话,我看过这么多 iPad 爆料,还真是第一次看到“硬件飞跃”+“产品线战略调整”这种组合。
而且你回头看 Mac 全线都换成 16GB 起步,其实就是为了 AI 做准备。
iPad 不再被区别对待,是系统战略真正“统一桌面与移动”的信号。
有人觉得摄像头不重要,但这是我觉得苹果罕见“听人话”的一回。
第三,是新增双前置镜头。

首先就是 M5 芯片首发。
这波升级不是为了传文件快,而是让未来的“iPad + Vision Pro + Mac + iPhone”生态不卡顿。
M5 的强度如果真猛到 AI 全局加速,发热和电池压力怎么处理,现在还是个问号。
320MHz 超宽信道、6GHz 低干扰频段,都是为 AR、远程桌面、多设备屏幕互通等新方向准备的。
可能是“AI 本地创作工具”、可能是“多屏沉浸办公入口”,但不管哪种,都不是原来“看视频+剪片”的路子能涵盖的。
另外,M4 用户刚上车不久,这么快 M5 就来了,而且还是系统全新适配,难免让一批用户心里不是滋味。
你怎么想?你会因为 M5 而等一等秋季的 iPad Pro 吗?它不是给 iPad 配合使用的配角,而是实打实地在 iPad 上率先登场,跳过 Mac。
而且别忘了双前摄能带来新玩法,比如桌面视角、多角度合成等——这在当前的 AI 内容生成趋势下,意义非常大。
M5 首发、AI 模型支持、双前摄、16GB 大内存,这几个点拼起来,明显是在为一套新形态的 iPad 生态预热。
横屏用 FaceTime,摄像头偏移的问题去年才解决;你可能不觉得这有啥,但懂行的都知道,iPad Pro 之前只有顶配才给 16GB。
这次连基础款都标配,是苹果真正放下“堆料吝啬”的包袱,终于愿意让 iPad “不再做个大号 iPhone”。

结果外媒一口咬定:M5 将在今年秋季首发于 iPad Pro,而不是 Mac。
这不是常规升级,这是苹果在改写自己的产品节奏。
按理说,新一代 M 系芯片怎么也得先上 MacBook,对吧?今年又要补一颗竖向前摄,意味着无论你怎么拿设备,视频通话都能对准你脸。
这不只提升体验,它是彻底为视频创作、远程会议做铺垫。
第二个重磅升级是运存全系标配 16GB。
欢迎评论区聊聊,我们一起来看看苹果是不是终于想明白了。
但如果你问我怎么看这波升级,我会说:苹果终于把 iPad 当成真正的“内容生成终端”看待了,而不是一个“轻生产力体验机”。
听起来像个标准升级对吧?但你别忘了,苹果一般很“慢热”——它很少抢着用最新 Wi-Fi 标准,这回破例说明它对多设备协同的期待变高了。
“买新不如买晚”,怕是要被 iPad 市场写进教科书了。
它可能不适合所有人,但这次 iPad Pro 的核心力道,不再是“硬件跑分”,而是“苹果愿不愿意真正放开生产力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