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人工智能ai助手/ /1263 阅读
离2025年深圳湾芯片展开幕仅剩3天,这场汇聚全球600余家半导体企业的行业盛会,正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产业的标杆展会,本届展会以“芯启未来,智创生态”为主题,展览面积扩容至6万平方米,吸引超6万名专业观众,覆盖IC设计、晶圆制造、先进封测全产业链。
在国产替代加速与AI算力需求爆发的双重驱动下,一批具备技术突破潜力的“新开概念股”正迎来价值重估窗口。
本文聚焦摩尔线程、联芸科技、沐曦集成、新凯来、纳芯微五家参展企业,从技术壁垒到市场前景,解码半导体细分赛道的投资机遇。
不过,投资者需警惕三大风险:一是技术迭代风险,如GPU领域英伟达H20性能仍领先国产产品1-2代;二是盈利不确定性,摩尔线程、沐曦等企业尚未实现盈利,依赖融资支撑研发;三是地缘政治风险,设备、材料进口限制可能延缓技术突破节奏。
技术壁垒分析核心团队来自华为2012实验室、中芯国际,平均拥有20年设备研发经验。
通过“基础材料-零部件-整机”全链条研发,**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超90%**,摆脱对ASML等国际巨头的依赖。
不过,设备验证周期长——14nm及以下设备仍在中芯国际测试中,量产时间待定>细分领域定位在SSD主控芯片这个被中国台湾和美国企业垄断的市场,联芸科技以全球市占率12% 的成绩跻身第二,成为国产替代的核心力量。
其产品覆盖消费级、企业级、车规级全场景,是长江存储、华为的核心合作伙伴。
概念相关业务本届芯片展上,摩尔线程将首发夸娥万卡智算集群,该系统基于自主研发的MTT S5000 GPU,算力密度达国际同代产品的1.2倍,适配DeepSeek、Qwen等主流大模型。
同时,其与中国移动联合推出的“智算互联OISA产业链攻坚计划”,旨在构建国产GPU互联标准,降低AI算力集群部署成本。
主营业务解析公司首款量产产品曦云C500采用7nm工艺,支持FP8精度计算,**千卡集群效率超国际同代产品15%**,适配DeepSeek-R1等大模型。
新一代曦云C600实现国产供应链闭环,HBM3e显存容量达144GB,瞄准2026年AI服务器增量市场。
细分领域定位成立仅4年的新凯来,是深圳国资委全资控股的半导体设备“新兵”,主攻刻蚀、薄膜沉积等前道设备,目标打破应用材料、东京电子的垄断。
其产品以“名山”命名,如刻蚀机“武夷山”、薄膜沉积设备“长白山”,形成独特品牌辨识度。
技术壁垒分析核心优势在于车规认证壁垒——产品通过AEC-Q100 Grade 0认证,良率达99.99%。
不过,行业价格战导致毛利率从58.35%降至34.37%,2023年以来净亏损累计7.59亿元,需在“规模扩张”与“盈利平衡”间找到平衡点。
深圳湾芯片展不仅是技术展示的舞台,更是产业链价值重构的风向标。
上述五家企业分别卡位GPU、存储主控、设备、模拟芯片等关键环节,2025年合计研发投入预计超80亿元,彰显国产替代决心。

从市场前景看,AI算力、汽车电子、工业控制三大场景将驱动半导体需求,预计2025年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突破2500亿美元。
风险提示:本文仅为行业信息梳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半导体行业技术壁垒高、研发周期长,投资者应结合企业基本面、行业景气度理性决策,警惕概念炒作风险。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技术壁垒分析自主研发的MXMACA软件栈是其核心护城河,兼容CUDA生态的同时,针对国产CPU、操作系统做深度优化。
不过,通用GPU赛道竞争激烈,其需在“算力性能”与“生态完善度”上持续突破——目前仅适配30%的主流AI框架,落后于英伟达的90%。
概念相关业务展会现场,纳芯微将演示车规级MCU与传感器融合方案,适配智能座舱的多模态交互需求。
其与芯弦半导体联合开发的NS800RT系列MCU,预计2025年底量产,瞄准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市场,直接对标英飞凌。
概念相关业务本届展会,新凯来将首发“丹霞山”量检测设备,精度达0.1nm,适配3nm先进制程。
同时,其子公司万里眼将展示超高速实时示波器,信号保真度对标泰克,打破海外高端测试仪器垄断。
深圳发改委主任透露,其将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市场猜测或与DUV光刻机原型机有关。
技术壁垒分析公司的核心优势在于全栈设计能力,从算法优化到固件开发均自主可控,专利数量达147项。
通过并购麦歌恩,其磁传感器业务切入人形机器人领域,形成“存储+传感”双轮驱动。
不过,客户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超70%,存在供应链依赖风险。
技术壁垒分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MUSA自主架构,实现单芯片同时支持FP8至FP64全精度计算,兼容CUDA生态,开发者迁移成本降低60%。
截至2025年6月,累计获得453项专利,覆盖GPU架构、AI加速算法等关键领域。
不过,其仍面临“研发投入高企”挑战——累计研发投入超43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2.71亿元,需依赖资本市场持续输血。
主营业务解析公司主打PCIe 4.0/5.0 SSD主控芯片,其中MAP1606系列在NAND接口速度和随机读写性能上较上一代提升50%,功耗优化26%,2025年出货量预计突破2亿颗。

在AI存储场景,其新一代PCIe 5.0主控MAP1802支持14.8GB/s连续读取速度,适配AI服务器的高并发数据访问需求。
概念相关业务本次展会,联芸科技将重点展示“主控+闪存”协同方案,深度适配长江存储Xtacking架构3D NAND,形成“国产主控+国产闪存”的全链条自主可控体系。
现场演示的智能功耗管理技术,可使AI推理服务器的SSD寿命延长40%,吸引华为、西部数据等头部客户驻足。
主营业务解析公司核心产品包括AI训推一体卡(MTT S4000)、图形显卡(MTT S80)及智能座舱芯片(长江SoC)。
其中,AI智算产品已成为营收主力,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达94.9%,主要客户涵盖政府智算中心、互联网企业及云服务商。
值得注意的是,其图形显卡性能接近英伟达RTX 3060,已适配《黑神话:悟空》等3A游戏,打破海外垄断。
细分领域定位作为“国产GPU四小龙”之一,沐曦集成聚焦通用计算市场,产品兼顾AI训练/推理与图形渲染,与摩尔线程形成差异化竞争。
其曦云C系列芯片已进入字节跳动、腾讯供应链,2025年估值达100亿元。
概念相关业务展会期间,沐曦将发布“曦云C600+朗新九功AI能源一体机”,集成能源大模型,实现负荷预测、智能调度等功能,目标覆盖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客户。
现场还将演示基于其GPU的工业数字孪生场景,展示在盾构机设计等领域的算力支撑能力。
细分领域定位作为国内少数实现“图形渲染+AI计算”双功能的GPU设计公司,摩尔线程正填补国产全功能GPU的空白。
其产品覆盖AI智算、图形加速、智能SoC三大场景,直接对标英伟达的“数据中心+消费电子”双线布局。
主营业务解析公司已量产31款设备,覆盖半导体制造全流程。
其中,“阿里山”ALD设备实现5nm原子级沉积,价格较国际同类低30%;“武夷山”刻蚀机支持7nm制程,2025年订单超50亿元,进入中芯国际、长江存储产线。
细分领域定位在国产替代率不足10%的模拟芯片市场,纳芯微以车规级产品市占率第一(2024年数据)脱颖而出,产品覆盖传感器、信号链、电源管理三大领域,华为、小米通过基金间接持股。
主营业务解析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7.17亿元,同比大增97.82%,其中汽车电子收入占比超60%,主要供应比亚迪、蔚来的车载传感器。
通过收购麦歌恩,其磁传感器切入人形机器人领域,产品已用于优必选Walker X的关节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