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网站设计制作/ /901 阅读
今夜,广州攀岩场的聚光灯下,岩壁上的每一个岩点都闪烁着挑战的光芒。
湖北选手潘愚非深吸一口气,指尖扣住最后一道难点,发力,腾挪,身体在空中划出一道流畅的弧线,稳稳触顶。
计时器定格,全场沸腾。
2025年11月13日晚,第十五届全运会攀岩男子难度决赛尘埃落定,潘愚非以无可争议的表现,成为全场唯一完攀的选手,为湖北代表团夺下本届赛事的第九枚金牌。
回看潘愚非的攀岩之路,更像是一部天赋与坚持写就的传奇。
这个湖北男孩4岁那年第一次接触岩壁,就被这项垂直运动迷住了。
时,他完成了难度5.14a的天然岩壁路线“中国攀”,在当时引起了圈内不小的震动。
同龄孩子还在为功课烦恼,他已经用指尖在岩壁上丈量属于自己的高度。
这场胜利背后是整个湖北攀岩项目的持续投入。
湖北省体育局相关人士在赛后透露,早在八年前,省内就开始系统布局攀岩项目,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岩场,组建专业的科研保障团队,定期选派苗子赴欧训外训。
潘愚非正是这套体系培养出的标杆性人物。
现场解说员在潘愚非触顶的瞬间提高了声调:“完美! 教科书级别的攀登! ”裁判席上,一位资深裁判低头在计分表上做备注时低声对同事说:“他的动作经济性太好了,没有一丝多余的力量浪费。
”这种专业层面的认可,往往比金牌本身更能说明问题。
预赛阶段其实就已暗流涌动。
潘愚非与江苏队的朱成彬总成绩并列第一,双双晋级。
朱成彬素以稳定的发挥和出色的耐力著称,是圈内公认的难度赛高手。
决赛中,朱成彬选择了相对保守的策略,试图以更高的攀登高度确保奖牌,但在冲击顶部时因体力透支脱落。
当他从岩壁落下,安全绳缓缓放下的那一刻,目光始终没有离开仍在壁上奋战的潘愚非。
这场胜利并非偶然。
就在四个月前,2025年6月的瑞士伯尔尼,潘愚非刚刚创造了中国攀岩的历史。
他在国际攀联世界杯攀石项目中一举夺魁,成为首位站上该项目世界最高领奖台的中国运动员。

那块世界杯金牌,打破了中国攀岩界长期“速度项目强、难度攀石弱”的固有印象。
他攀爬时显得异常冷静。
起步流畅,通过中段复杂的平衡关卡时,身体姿态控制得近乎完美。
进入最后三分之一线路,岩点变得细小倾斜,臂力消耗巨大。
观众能清晰看到他小臂肌肉的颤抖,但他调整呼吸的节奏丝毫未乱。
在决定胜负的关键难点,一个需要动态飞跃才能抓握的倒三角岩点处,他几乎没有犹豫,看准时机纵身一跃,右手精准锁住目标。
那一刻,场边其他队伍的教练也不禁点头赞叹。
夺冠当晚,潘愚非没有过多庆祝。
他坐在休息区长椅上,慢慢解开手上的绷带,指尖上厚厚的老茧记录着无数次的摩擦与磨损。
队医过来为他放松肌肉时,才发现他右侧肩膀有一处明显的淤青,是预赛时冲坠留下的。
“没事,不影响发力。
”他轻描淡写地带过。
这种对伤痛的习以为常,或许是顶尖运动员的另一种标配。
颁奖仪式上,潘愚非站在最高领奖台,脖子上挂着的金牌在灯光下有些晃眼。
升旗仪式环节,当《义勇军进行曲》奏响,他抿着嘴,眼眶微微发红。
这个湖北伢子,从四岁第一次触摸岩壁到今夜站上全运之巅,走了整整二十三年。
这场比赛也吸引了大量普通观众。
看台上一位带着孩子观赛的父亲感慨:“原来攀岩不是光靠力气爬,更像是在垂直的棋盘上解题。
”这正是难度攀岩的魅力所在,它既是体能的较量,更是脑力的博弈。
运动员需要在有限的规定时间,快速阅读路线,规划序列,分配体力,任何一次误判都可能导致冲坠。
本届全运会对攀岩赛制做出了重要调整。

以往的速度、难度攀石两项全能模式被取消,转而与国际接轨,将速度、难度、攀石设为独立的六个小项。
这一变化对运动员的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潘愚非主攻的难度和攀石项目,恰恰需要极强的路线解读能力、身体协调性和爆发力。
新赛制下,他的技术特点得到了更充分的施展空间。
赛场边的混合采访区挤满了记者。
潘愚非走过来时,汗水还没完全干透。
有记者问他决赛最后一个难点飞跃时在想什么,他笑了笑:“什么都没想,就是觉得那个点我能抓住。
”这种近乎本能的自信,来源于日复一日的万次重复训练。
他每周有六天泡在岩馆,针对指力、核心、动态协调性进行专项训练。
他的教练手机里存着上百个视频,全是潘愚非在不同线路上的攀爬记录,每一个动作都经过反复剖析优化。
奥运赛场打磨了他的心智。
东京奥运会,他初登大赛,略显青涩。
三年后的巴黎奥运会,他带着更成熟的技术和更强的求胜欲重返赛场。
虽然最终与奖牌失之交臂,但两次奥运经历淬炼出的抗压能力,在此次全运会决赛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用他自己的话说:“在奥运赛场上摔打过,再回到国内比赛,心态完全不一样了。
”这块金牌的含金量,高得有些惊人。
在攀岩难度赛中,“完攀”意味着选手成功攻克了所有路线,没有脱落、没有超时。
当晚的赛道设计极尽刁钻,角度诡异的斜面、间距夸张的指力点,接连难倒了多位高手。
江苏队的朱成彬、广东队的胡隽喆等名将相继在难点区域折戟。
当潘愚非作为最后一位选手出场时,场上尚未出现一个完整的登顶记录。
